FSM售后服务之设备维修的9个常见问题
日期:2021-12-24 11:33:39 / 人气:1046

第一、不能准确的判断分析故障,盲目的大拆大卸。
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工程机械结构、原理不清楚,凭着“大概、差不多”的思想,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,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,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,又出现新的问题。
第二、盲目更换零部件,一味“换件修理”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。
工程机械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相对困难一些,大大考验了维修人员技术及经验,很多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,不论大件小件,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,一个一个更换试验,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,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,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。
第三、不检查新件质量,装配后出现故障的问题比较常见。
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,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莠不均,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,性能发生变化,如不经检测,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。因此检测包括外观及性能测试,确保新配件无故障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第四、不注意配件型号,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较普遍。
有些维修人员对机械结构、原理了解较少,很多零配件型号不符,但却认为只要能装上就行,不考虑能否发挥机械的技术性能,不仅损害了机械的使用寿命还增加了机械出现故障的频次。
第五、维修方法不正规,“治标不治本”仍是一些维修单位惯用的手段。
在维修工程机械时,一些维修人员不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,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,以“应急”代“维修”,“治标不治本”的现象还很多。例如如经常遇到的“以焊代修”,就是一例,一些部件本可进行修理,但有些维修人员图省事,却常采用“焊死”的方法。
第六、垫片使用不规范,随意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。
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合面间使用的垫片种类很多,常用的就多达十几种,这些经常用来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、漏水、漏气、漏电,一些起紧固防松作用。每一类垫片使用的时机和场合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,不规范甚至乱用会导致配合面间经常发生泄漏,螺栓、螺母自行松动、松脱,影响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。
第七、 “小件”好坏不重视,因“小”失“大”导致故障增加。
在维修作业时,一些维修人员往往只重视喷油泵、输油泵、活塞、缸套、活塞环、液压油泵、操纵阀、制动、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维护,却忽视了对滤清器、溢流阀、各类仪表等“小件”的保养,他们认为这些“小件”不影响机械的工作,即使损坏也无关紧要,只要机械能动就凑合着用,孰不知,正是这些“小件”缺乏维护,导致机械发生早期磨损,缩短使用寿命。
第八、维修禁忌忘脑后,隐性故障频繁出。
维修工程机械时,有些维修人员不了解维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,导致拆装中经常出现“习惯性”的错误,影响机械的维修质量。
第九、零件除污、清洗不彻底,早损、腐蚀常发生。
如果我们有一套可视、移动的现场点检系统,那是不是上述的问题存在的概率会大大的缩小?
编辑:超级管理员
下一篇:什么是现场管理